孩子十岁前该知道这10件事,比奥数外语钢琴更重要 1、自己穿衣服、洗澡和梳头发 这些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,也许有家长会说,我的孩子早就会了。可是,会做和养成自觉的习惯是两回事。为了赶着上学或上补习班,上面妈妈帮着孩子穿外套,下面爸爸蹲着给系鞋带,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里并不陌生。 穿衣服、洗澡和梳头,这些事情与其说是对孩子的锻炼,不如说是对家长的考验。很多家长嫌孩子做得慢、做不好,或是为了赶时间,就直接代替孩子去做了。殊不知,只有家长住手,孩子才会动手,才会慢慢形成习惯去做,而不是仅仅知道怎么做这些事。 二、了解怎样使用金钱 这里说的不是认识货币的面值,或是在商店里简单地交钱买东西,而是让孩子对金钱有概念。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到赚钱的辛苦、让孩子知道家里的一些重大的开支,如房贷等等,并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,懂得有节制地消费。家长最不应该灌输给孩子的观念就是“钱的事你不用管,你只要把书读好,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”。 三、了解自己的身体 在学校进行生理教育之前,家长要教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,包括让孩子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及如何工作的,了解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等。也要让孩子有性别意识,对于孩子关于生理和性方面的问题,家长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回答,鼓励孩子提出这些问题,而不是遮遮掩掩敷衍了事,那样会导致孩子头脑中形成错误的概念。 四、会为自己准备简单的早餐 在大多数时候,早上孩子睡眼惺忪起床的时候,父母就已经把丰富的早餐摆在桌子上了。可是我们想想,如果爸爸妈妈有紧急的事情,或是生病了没法起来做早餐,孩子是不是能熟练快速地喂饱自己。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开始,选择周末的早上让孩子学习做简单的早餐,如热牛奶、烤面包、泡麦片等等。让孩子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东西,之后要把果酱瓶、面包和牛奶桶放回原处,再把自己用过的餐具洗干净,这样的过程才算是会做早餐。 我们不妨在生活里多创造些机会让孩子动手,让孩子帮父母做一些家务,也是培养孩子爱家感恩父母的品格。 五、懂得怎样自己解决问题 除非紧急和严重的问题,孩子不能事事都求助于父母。学会自己解决问题、处理麻烦是一个孩子走向独立的必需的能力。 解决问题包括两方面,一是学习上遇到的问题,二是生活上遇到的问题,无论哪个,当孩子求助时,父母都不要第一时间直接提供答案和解决方法,而是让孩子自己先思考,先尝试。这样才会激发孩子内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意愿,而不是被动地坐享其成得到答案。 在一群孩子中,那个能主动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就显示出了我们常说的与众不同的“领导能力”。 六、学习选择善良 要让孩子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完美的,有阴暗的一面,是好人与坏人并存的。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原则,坚持做善良的人,并选择与善良的人为友。 在孩子们的小“江湖”里也会有欺凌、欺骗和朋友间的冲突不和,在你的孩子要“近墨者黑”或是准备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”时,做父母的一定要理智,要教导孩子是非观和行为底线,用正确的方法应对,而不能一味地站在孩子一边,无原则地心疼或袒护。 七、知道从家里去一些常去地点和路线 这些地点包括学校、超市、图书馆、电影院、祖父母的家等等。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,孩子都要很清楚:在哪个方向、经过哪些地方、大约多远(多长时间)、在哪站下车。当然更重要的是孩子了解自己家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环境,一旦走失,可以在求助时很清晰地描述出来。 在城市里,家长一般不会放心让十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外出,不过我们也可以在与孩子同行时有意识让孩子学习了解这些,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生存能力。 八、学习时间管理 随着作业和课外活动的增加,孩子越来越忙碌。在十岁之前,家长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时间,提高效率,这将让孩子受益终生。 到了十岁的时候,孩子要知道自己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,有做事情的优先次序。对于玩游戏的时间开始有节制,当然这一点大多数要父母的督促监督来配合。 九、懂得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 自爱和尊重他人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,但是又是最难掌握的功课。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通过自身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:尊重孩子,渐渐把孩子当成年人对待,与孩子的交流中少用命令强制的口气,更忌讳大嚷大叫,平时常用“谢谢,对不起,可不可以,请你帮我......”这些礼貌用语;在外人面前,给孩子足够的“面子”,别再用“当面教子”那一套。 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被尊重的孩子懂得了自爱,更从父母身上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。 十、知道自己生活在父母之爱里,心里充满安全感。 父母每天的拥抱、赞许和温馨的家庭氛围,都能让孩子明确感受到这一点的,知道自己被深爱的孩子心里会有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。 |
称呼: | |
验证码: | |
内容: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