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族烟盒舞 世代相传的舞蹈绝技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“跳弦”、“垄偬”,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。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,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的多种流派,舞蹈套路多达220套,目前已搜集整理117套,其中正弦62套,杂弦55套。坝区风格主要突出正弦部分,以三步弦为基础,技巧动作皆由三步弦派生,且大多是动物习性的模仿表演,技巧成分较大,多为二人对跳。山区风格主要突出杂弦部分,是情绪性的唱跳,气氛热烈,体现愉悦、欢乐和团结。舞蹈形式有双人舞、三人舞和群舞,舞蹈过程伴以烟盒和四弦等乐器弹奏,节奏明快,气氛热烈。通过头、脚、身、手、腰等全身各部位的巧妙运用,舞姿优美,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舞蹈技巧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。 石屏彝族烟盒舞传承历史久远,深受群众喜爱,传播范围遍及城乡,已发展成为集歌、舞、乐、竞技和仿生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,特色鲜明,技巧多样,可繁可简,既可健身又可娱情,舞动流畅潇洒,极富艺术感染力,在当代还产生了像施万恒、候宝云、普美芳、李怀秀姐弟等一批社会公认程度较高的烟盒舞传承人。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,以其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、道德观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,在民族学、民俗学、社会学等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。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内涵,展示了彝族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。随着时代变迁,传统的“吃火草烟”跳烟盒舞的习俗已近消失,烟盒舞随之出现风格单一化、内涵浅显化的趋势,传统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。(完) |
称呼: | |
验证码: | |
内容: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