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G访问 | 网站地图 | 帮助中心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深圳
广告热线:0755-85286436
传统的唱道情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
[ 编辑:admin | 时间:2017-02-12 01:01:14 | 浏览:142次 | 来源:歌谱收藏站 | 作者: ]
声明:本站出于服务公众之目的转载网上信息,不负相关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站更改(删除)。

传统的唱道情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

   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,又称渔鼓。相传源于唐代布道的道曲,由于道情亦雅亦俗,曲调易学易记,逐渐在民间流传,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。道情在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教化伦理道德、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,但随着多元文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兴起,传统的唱道情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。

 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提出“大传统”和“小传统”的框架。“小传统”指乡村社会普通民众的文化;而“大传统”则指以士大夫阶层为主导的文化。属于大传统的上层文化向地方流动,逐步地方化;而地方区域文化传统向上层中心流动,则会形成普遍化。人类文明的演进往往存在着这个互动的过程。道情就是中国社会的一种“小传统”,早期道情在南宋的宫廷演唱,其典雅的诗韵辞藻,颇有大传统的意味。而明清时期道情则经历了地方化、民间化的衍变,在中国民间社会形成广泛的影响。在这个历史过程中,艺术本身已经具有了民俗学、人类学、宗教学以及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。

 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,各种民间艺术逐渐得到高度重视,流传在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苏等地的道情艺术,纷纷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得到政府的资助和扶持;道情研究渐渐走进更广阔的专业学术研究视野。

  张泽洪的新著《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》,不仅梳理了道情在中国社会传承1000多年的纵向历史,还通过道情传播形成地方特色的共时性研究,深入考察了道情在全国各地的流播及地方化过程。在纵横的时间脉络中,既关注道情艺术的生存样态,也发掘文化背后的社会风貌。作者从一位道教研究者的立场出发,关注道情与道教信仰紧密结合的特点,在道教文献中发现并搜集了大量的道情资料,同时深入到民间社会中进行田野调查,寻找鲜活的道情文化,在活的历史中发现信仰与文化的内在关联。这样的研究形式融合社会学、宗教学、人类学的研究方法,在道情研究中尚属首次,在道教研究中也并不多见,对于“小传统”的民间文化研究和“大传统”的道教学术研究,都可说耳目一新,值得深思。它不仅丰富了道情研究的资料、拓宽了道情研究的思路,而且对于引导道情这一民间文化的研究走向更加学术化、更加专业化大有裨益。


】 【打印繁体】 【投稿】 【关闭】【评论】 【返回顶部
[上一篇]渤海、契丹、女真等少数民族音乐..
[下一篇]文化对语言影响大 英语学习者易犯..
评论
称呼:
验证码:
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