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G访问 | 网站地图 | 帮助中心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深圳
广告热线:0755-85286436
期中前能否迅速提高学生成绩,取决于老师的思路
[ 编辑:admin | 时间:2016-11-12 22:36:45 | 浏览:166次 | 来源:校长派 | 作者: ]
声明:本站出于服务公众之目的转载网上信息,不负相关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站更改(删除)。

期中前能否迅速提高学生成绩,取决于老师的思路

   编者按

  转眼间,马上就要到期中考试了。如何有效复习才能快速提分呢?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怎么说。

  距离期中考试没几天的时间了,越临近考试,越要抓住重点。

  首先,对于未学完的课程,上课一定要认真听,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;

  其次,要有复习计划,时间要合理安排。

  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当老师带领大家复习的时候,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,查缺补漏,这样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有了重点,还要有关键。关键是什么呢?

  当然是学习方法。

  就拿数学学习来说吧,学习数学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数学思维能力,因为数学这门功课最容易提分。

  其实数学,这门科目,很奇怪。在数学学习上,常常会出现“梯次掉队”的现象。

  正如有的家长所说,我的孩子从小学三、四年级的时候,数学成绩突然下滑,或者是孩子在升入初中、高中后,数学名次开始出现落后现象。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。

  什么是思维能力?

  通俗地说,思维能力,就是动脑筋,“想一想”。这种“想”,就是思维。而数学思维能力由浅入深,包括以下几种,举例说明一下。

  小学三年级以前,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记忆力,也就是说,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没问题了。

  到了小学四年级,光凭记忆力就不行了,还要用逻辑能力,而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孩子就掉队了。

  到了初中,还需要用空间想象力,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孩子就跑不动了。

  到了高中呢,可能还要用到抽象、归纳、演绎等思维能力,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,就力不从心了。

 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?

  做好课前预习,听课有准备

  预习不能只停留在皮毛上,而是要让学生把下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,自己先搞清楚,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,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。只有有效的预习,才有课堂的精彩。而上课听得懂,是学好数学的前提,也是培养兴趣、增加自信的关键,所以,课前预习不能省。

  课后复习充分,作业有实效

  对新知识,要及时复习巩固,加深记忆,增加熟练程度。如果遇到难题,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教一步让孩子做一步,或者直接告诉孩子答案,应该要求孩子在听的时候全神贯注听,听完之后才能回忆着在纸上作答。

  只有从思维方式上培养,才是授人以渔,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“不掉队”。

  “错题本”一定不能忘

  错题能够帮助孩子不犯同样的错误,还是考试复习的“神器”。利用错题集,更有针对性的复习,提高学习效率。需要注意的是错题一定要弄清楚解题思路。因为,有些孩子只知道答案是对是错,却不知道其中的过程,更不要说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和规避类似的错误了。

  对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功课来说,平时的积累很重要。在考前这段时间里,可以督促学生对基本知识、基本方法、基本题型进行系统的复习,该背的要背,该理解的要理解,千万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。

  心中有数,不盲目

  把学过的知识自己归纳一下,找出知识点,然后将这些点形成知识面。比如语文,字词句、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?需要背诵的课文有哪些?然后逐个复习,弄通弄懂。

  重点突出,不分散

  在复习中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,要抓住重点,兼顾一般。以语文阅读为例,要把课文中的精讲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作为重点去复习,切实理解其中的意义。

  坚持不懈,不气馁

  对像英语这样的差科,一定不要放弃,但也不要幻想几天内就能跃升为前列。就像行军一样,当不上先锋但要跟上队伍。

  延伸阅读:

  考前提分必知,如何教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

  从医学上和心理学上讲,学生过度的考试焦虑,影响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,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,其中学生自己的不良的心理暗示导致“相悖意象”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

  什么是相悖意象?

  比如到了一些重大时刻,比如中考高考等,一直跟自己说,我不紧张,其实越说就越紧张。

  为什么会出现考场中的“相悖意象”?

  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的影响。一旦有了第一次的紧张与压力体验后,就会记住它,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状况时,就会想到也许会紧张,在心理提醒自己“千万别紧张”,而这“千万别紧张”恰恰起了一种暗示作用,在内心里唤醒了内心的紧张的情绪体验。

  那么,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?

  简单化

 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,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。教练对他说:“跳过这两厘米,你的房子就到手了,南北通透的哦。”结果,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。

  在洛杉矶奥运上,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,教练对他说的是“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。跳完这轮,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。”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风貌征服了裁判。

  同样的暗示性的诱导,一所房子与妈妈的小馅饼,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效应呢?

  因为在压力很大的时刻,再施以重压,可能就把那根弦压断了。

  精炼化

  暗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潜意识的力量。因此,不能用复杂的语言进行描述,因为潜意识不懂得逻辑。

  应采用“我能行。”“我一定能成功。”“我会学会的。”“我一定能考出好成绩。”等简单精练的语言进行暗示。

  积极化

  在学习中,有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,相信自己“很快就能学会”,有的人则缺乏信心,怀疑自己“根本学不会”。

  两种不同的心态,学习效果就大相径庭。前者属于积极的暗示,即使遭遇失败,也不当一回事,只把学得好的印象深深印在脑子里,结果可能很快就会了。

  而后者则属于消极的暗示,往往把失败的印象留在脑海中,这样学起来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。

  反复刺激

  刺激潜意识往往不是一次所成功的,需要不断重复,并形成稳定的习惯。因此,每天晚上临睡前或早晨醒来,可用激励性的言语给孩子进行积极的暗示,也可把重复性的信念写下来贴在或放在每天都能经常看得见的地方,每天早晚大声地说出来或在心理默默地说5到10遍。

  期望合理化

  有些人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,就像一个孩子刚刚学会爬行,就开始研究运载火箭,并且准备在能走的时候用火箭把自己送上天,这个其实是不现实的。

  对自己的暗示不应绝对化,而应合理化。如,“我能行”,“我有信心考出好成绩”,“我能发挥得更好”,“我能做得更好”。这样的话是最适当的,因为,任何人做到这一点都是可能的。

  校长派独家文章


】 【打印繁体】 【投稿】 【关闭】【评论】 【返回顶部
[上一篇]以健康学校建设促学生身心健康
[下一篇]早恋怎么办?家长这么做非常管用!
评论
称呼:
验证码:
内容: